当前栏目
云阳文艺网 时间:2023-07-13
重庆市的青年作家蔡晓安,是我近两年来关注得比较多的一位小说作者,当然这也源于我个人对重庆的整体小说创作态势的一种关切和期许。我注意到蔡晓安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这个时间段里,先后在国内各大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耳洞》《刺网》《相亲》《清水谣》《从头再来》《爷孙》《二叔这一家》《金沙》《麝香》等多篇小说时,就特别想对他很有个性的艺术伸张进行一些梳理。
毋庸讳言,重庆的小说创作与全国沸反盈天的小说创作趋势相比较,是相当薄弱的,这一点我在和很多的文学中人聊天时,他们和我的观点都非常一致。有时候我也纳闷,有3000多万人的大重庆,诗人数量之多、诗歌作品之活跃,获得的奖项之高都足以让人称羡,为何以说到叙事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很多的作者都会自动选择回避,这种现象十分令人费解。好在不久前刚刚公布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重庆作家张者的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颗树》浓重上榜,为重庆的小说创作带来了一抹亮色,官媒宣称是“实现了重庆小说在全国大奖上零的突破”,可见人们对好的小说作品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去考校,我们的确应该对蔡晓安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如此频密地创作和发表这么多篇小说作品叫一声好,点一个赞。我最先接触到蔡晓安,是因为他的小说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这书名挺长也挺别致。我对重庆本土的小说作者一直都特别留心,便依次读了下去,岂料他的故事构建和语言特色一下子便吸引了我。我特别欣赏蔡晓安在“小人物的人性”上很有张力的把控和拿捏,其朴实的艺术手法也充分地表达出每一个具体人物的细腻情感,他很用心地将这样的构建与广阔的社会现实进行着有血有肉的对接,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是我所读到的大多数业余作者的小说作品中比较少见的。
▲蔡晓安所著小说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
有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铺垫,我对蔡晓安这些年的小说创作便有了全方位检视的兴趣。我得知他获得过重庆市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他的小说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还获得了2019年度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并在2020年“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中荣获评优秀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能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发表于《湘江文艺》《四川文学》《红岩》《地火》《北方作家》《太湖》《辽河》等多家核心文学期刊,由不得我不对他的文学之路多一些由衷的关注。我在对蔡晓安小说的阅读中,发现了他的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平实生活中庸常故事的一般讲述,而是很努力地运用小说文本的艺术拓展力,更多的在人性幽微这个丰赡的表达维度上去落笔,因此他所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物形象就特别鲜活;他还很恣意地展示着世相的练达与开阔,在人物情感的细腻处展示着人们的活色生香的意趣;既有都市题材的左右腾挪,也有乡土民情的风物呈现,既注重传统叙事的倾心描摹,也尽情反映出现代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的大胆探索。他在热情讴歌人性真善美的同时,还不忘倾力去鞭挞生活中时隐时现的伪善与丑恶,以独到的见解和略显任性的诠释,有情有义地书写着大千世界里普遍的人性特征。有了这样的思考,蔡晓安的小说便多了一些解读的路径。发表在《湘江文艺》2022年第1期上《金沙》和发表在(《地火》2021年第4期上的《二叔这一家》,是蔡晓安两部很有特点的中篇小说,也是目前最能够体现作者创作实力的作品。《金沙》以描写职场中的人性痛点入手,尽力地展现出作者对生活本真的体察、品味;而《二叔这一家》则是巧妙地借“二叔一家人“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奋斗历程,折射出人们、即便是最普通最不受人待见的某些小人物那种栩栩如生的生命意志,两部小说都力图表现出主人公们人性深处闪烁出的些微亮光,也表达出作者意图用文字的刀锋和艺术的力量行大道,通大义的宏阔愿景。
《金沙》里明显有着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子折射,其情节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都足以吊起读者的胃口。小说以谢金在职场中的一再受挫而展开,表达出的人性深度却令人遐思。在作品的结尾处,那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寻求到了最后的和解,也使得作品多了一些可以让我们浮想联翩的空间。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二叔这一家》。作者很用情地讲述了二叔一家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种种细节,把他们前行的每一步与千千万万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立意就愈加开阔了。“二叔”不再是具体的某个人,他是所有人的“二叔”,也是同类人的缩影。“二叔”们的奋斗之路任重道远,他们要变成真正的城市人,还隔着一道与生俱来、无法跨越的天堑。因而,他们的命运注定充满着艰辛,充满着汗水,甚至充满着血泪, “二叔”的遭际蕴含着作者极富人文情怀的字里行间。蔡晓安曾经向我描述过他的一个庞大写作计划,他想以“小城微光”为主旨创作一系列小说短章,从多个层面来关注进城谋生的农民工或生活在县城里一群小市民,深刻地反映出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与性情各异的心理状况,按照他的设想,他准备创作出18到20个短篇,每个故事各有支撑,却又相互关联,将“小城微光”的一脉相承这个“眼”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作者坦言,他将努力地写出这些人物身上若隐若现的人性微光,即便这些微的光仅如夜空中的一颗颗小星星,一点甚微,但是如果把它们连成一片,或许就能让整个蔚蓝的夜空多一点亮色。
在他这样一种恢弘的意志下,蔡晓安近期发表的好几篇短篇小说,就多了一些在解读维度上充满着丰沛意趣的特性。先来看发表在《当代小说》2022年第7期上的《刺网》,这篇作品就是从一个很小的层面,烘托出主人公的焦灼。黄汉全已经六十岁出头,打了一辈子鱼,他为了在县城给儿子买结婚用的新房,但在这个当口,却碰到国家“十年禁渔”政策。黄汉全的收入来源一下子缩紧,便和渔政管理者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尽管在作品的结局上作者还留有那么一点点温馨,但它留给我们的更多却是心灵的刺痛。作品很动情地刻画出市井中小人物在面对特定的历史变革时所遭遇到的茫然无措,也刻画了他们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命运转圜中,依然残存着的人性光辉,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温暖情愫。
《耳洞》(《四川文学》2022年第8期)也是一个意向充盈的短篇。小说中的薛孃孃和丈夫一起到县城谋生活的某些经历速写,无不令读者唏嘘感叹。在多年的庸常日子中,丈夫失踪后,薛孃孃到派出所报案的过程中,又意外丢失了儿子。薛孃孃便一不做二不休地搬台缝纫机到派出所门口摆摊。她一边以给别人缝缝补补维持生计,一边敦促派出所尽快破案,不知不觉间,十七年过去了。水落石出时,她的丈夫当年就落入到传销组织,而今已经是传销组织的头目了。而薛孃孃当年丢失的儿子,此时也成了他父亲这个组织的一员,最为悲情的是父子之间却行同路人。在这里,一个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折射出的却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某些阴暗角落里时常会发生的悲情,一个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悲欢离合故事,演化成像刀尖般的锋利直抵人心。薛孃孃的隐忍,坚强,冷静,睿智,尤其是对她永不放弃的亲情感召都极大地感动着我们。蔡晓安发表于《北方作家》2021年第6期的《从头再来》,关注的则是以高重头的边缘人生。作品从高重头当保安起笔,描写他不安于现状,便学了手艺在学校门口包子铺所遭遇到离奇故事,彻底打破了他美好的创业梦想,窘迫接踵而至,生活仍将继续,一切的过眼云烟都将随风散去。这篇小说最可贵的一方面,是它深刻地表现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出世俗力量的强大与粗粝。在许多时候,众人眼中的不合理,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顽强的意志。但高重头却再次站立起来了,在他固执的性格中,依然保留着美好的期冀,只要内心的火苗不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爷孙》是发表在《辽河》2021年第11期上的一个短篇,也是一篇体察留守儿童的小说,读后同样令人感叹唏嘘。裁缝吴明海的大孙子在老家卫生院出生,因为心疼钱,孙子一出生,儿媳就急着要赶回家,造成了孙子因为刚出生,冻伤了大脑,成了痴呆儿。有了小孙子以后,吴明海就决定,要把家搬到县城里去,好好培养这个小孙子,以弥补自己曾经在大孙子身上犯下的“过失”。可是到了县城,吴明海只能以打豆腐为生,吴明海无意间发现,小孙子背着他在手机上偷看黄色电影,这成了他与小孙子关系爆裂的导火索。高考前两个月,小孙子得了“抑郁症”,暂时不能参加高考。加上孙子与邻家小孩的矛盾纠葛,两家老人的两位小孩之间,爷爷与孙子之间,上演了一出让人心酸的人间悲喜剧。小说力图表现出在城乡一体化的新形态下,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了,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他们不但在生活上面临着相依为命的窘境,而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发表于《太湖》2022年第2期的短篇小说《相亲》,也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进行着严厉的探寻叩问,同时也是作者对人间世相的一种垂注。范老娘在怀儿子的时候,因吃过“打药”,对儿子大脑有所损伤。儿子长大三十多岁了,一个带有两个孩子的寡妇被儿子的工友介绍“相亲”。此时,遇到醉酒女子意欲跳江,儿子自发跑去规劝,他规劝的方式却“傻”得令人忍俊不禁,他以自己更迅速的跳江来震慑住那个还没有来得及跳下去的女人。旁人才发现,这个脑子受过伤,像傻子一样的儿子,其真实的内心依然有着一份纯洁和旖旎。整篇小说结构都异常细腻,故事情节宛转,感情流露真挚,语言朴实严谨,让我们在阅读悲喜交加中,屡屡感受到一份发人深省的温馨。
蔡晓安以“小城微光”为主旨一组小说,现在已经发表了七篇,我们从已经面世的各篇小说里,可以欣赏到他观察的独到和切入的别致,各篇小说皆独立成篇,却力图以他独特的文学个性去诠释世间真情的普遍与诚恳。我在阅读这些小说时,常常会随着作者处心积虑的牵引,设身处地地游走于故事发生的犄角旮旯,尽情去触摸反映在作品中一次又一次的人心广阔和世相波澜。我很喜欢作者将一个大时代的演进缩影和民生情怀的栩栩如生,有机地嵌入到一群小人物的具体生活中,这样的文学手法就表现力就会显得异常亲和,也让这份发自于底层的些微光亮去烛照社会层面中那些也许还不那么光鲜的过往。在《红岩》2021年12月出版的“重庆市乡村振兴文学作品专号”上,蔡晓安还发表了他的小说《清水谣》,这是一篇着力描绘山村巨变的主旋律作品。它的妙处在于把乡村振兴落笔于男女情爱的角度的切口,展示的却是当下农村人内心深处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变化。
该作品的情节设置就很有特色,其叙述语言又诙谐有趣,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竹台村村民程中书有一手绝活—唱山歌,因而俘获了无数女子的心。程中书被选为了村支书后,他老婆黄幺妹便感觉到危机四伏,专程跑到乡里找党委书记,要求撤掉程中书的村支书。此举显然荒谬,乡党委书记便以现在正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时期,婉言拒绝了黄幺妹的无理要求。故事就在黄幺妹寻找程“偷情”证据的过程中,慢慢发散出小说芬芳的韵味,其中很多的情节设置都情景交融绘声绘色,作品的结尾以他们夫妻二人在舞台上嘹亮地对唱山歌作结,表现出偏僻的竹台村农民的生活情状与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把主旋律的宣传巧妙地切入进乡民们朴素日常的生活中,用开阔的文学视野和叙述流畅的语言节奏,将许多有情有义的元素融会贯通,牢牢地把小说艺术的根系直插进人们的精神世界去踅摸,还通过作者对自己大量生活积累的洞见,为当下如火如荼的“山乡巨变”类小说阵容增添了崭新的一页,自然可喜可贺。通过我们对蔡晓安这些年来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执拗和韧劲,我们当然会对这位作者有着更为高远的期待。当他走过“蜿蜒的河”,向往“小城的微光”后,其创作的态势必然会更加游刃有余,我们真诚地期待着他能够有更多维度的小说文本问世,在他的前方,一定有一片更加蔚蓝的天地。
注:本文选自《当代小说》2023年第6期
▲本文作者周其伦本文作者简介
周其伦,现居住于重庆,重庆市作协、重庆市评协会员,十佳读书人,有作品见诸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文学》《广州文艺》《莽原》《黄河文学》等上百家报刊。曾获得《人民文学》新作近评金奖、银奖,《钟山》优秀读者奖、《作品》优秀评刊员奖。系《文学报》重点作者,在《新华书目报》开设“文坛素描”专栏,出版小说评点专集《安于悦读》获得好评。
(转载自“重庆作协”)
主办单位:云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有所:云阳文艺网
Copyright(C)2017-2018 yyxwyw.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