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东的“小延安”—云阳县农坝镇 高辉
云阳文艺网 时间:2021-11-12
要研究中共重庆市的历史,原中共上海中央局军委是怎么也绕不过的高层组织;下川东是怎么也绕不过的区域;要研究中共下川东的历史,云阳县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地域;要研究中共云阳县的历史,农坝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地方;要研究下川东游击队的斗争历程,农坝同样也是绕不过去的根据地。而所有这些绕不过去的地方,都离不开农坝籍重要人物赵唯、饶鸿钧、陈汉书等革命同志。
农坝是中共云阳县党史上最早诞生“基层组织——中共农坝支部”的地方,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情况的特殊,当时的斗争情况还得直接向上海南方局军委汇报(中共中央上海局钱瑛直接领导)。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前,云阳农坝被称之为下川东的“小延安”。足见当时农坝这块地盘的影响对下川东的革命斗争有着多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了拓展工作面,扩大政治影响,中共农坝支部经常派党员到开县进行组织领导、党员发展、群众动员工作:
1932年下半年与开县鄢开元领导的长店坊党团小组接上关系,开展活动(1936年失联)。
1934年冬,开县长店坊党团小组为配合云阳暴动(1935年云阳的“一.一九工农武装起义”),鄢开元、许寅宾等作通了温汤井一带的国民党团总杨敦武、颜亮照、刘明宣和地方知名人士何天锦的工作,掌握了百余条枪的武装,拟为云阳的暴动作武器上的准备。
1936年春天,鄢开元领导的长店坊党团小组配合云阳党组织开展“减价米运动”,发动温汤井一带知名人士将米粮销售价格降低20%——30%,平抑了温汤井一带的粮价。
1942年下半年,中共党员刘直大奉调从云阳到开县从事地下工作。
1943年,中共农坝支部书记赵唯等在开县河堰口发展了10余名党员,建立了中共河堰口支部,书记聂春轩,委员朱宗发、朱焕清。该支部属云阳农坝特支领导(1947年后与云阳脱离关系,属开县党组织领导)。
1948年1月29日,中共河堰支部配合川东游击纵队巴北支队攻打河堰联防自卫中队,缴获长枪40多支,子弹千余发。
1949年4月15日,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率领巴北、七南2支队40余人袭击了开县温汤井盐场。从黎明战斗到下午4点多钟,盐税警死2人,伤10余人、16人被俘。游击队缴获长短枪15支、子弹2000余发,但有2人牺牲、3人受伤。
让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古籍,看一看党在农坝活动的艰苦历程,农坝对下川东游击队的重大影响。
先让我们翻开《云阳县志.1999年版》(以下简称《云阳志》),其上记载了多少在农坝发生并与农坝相关联的大事件。
一、农坝在《云阳志》之《战事.历次战斗》记载资料
1、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罗汝才(曹操)率惠登相(过天星)等9部农民起义军入川。明军总兵郑嘉栋、副将张应元、参将汪云凤率楚军出云阳大道(今云安、江口至农坝一线),贺人龙、李国奇等率秦师出羊桥坝,从小道趋尖山,夹击起义军于七箐坎、老虎坡等地,起义军死伤数千,退走。
2、民国8年(1919)3月19日,县民王秀江聚众200余人,枪160余支,攻黄龙乡(今农坝镇)谢家坝(今农坝镇中心村)赵启儒家。赵率家人抵御,毙王众7人,退走。
5月19日,县人罗子清率众2000余人在向家坪(今农坝镇双坪村)起事后,先后攻占象鼻寨(今农坝镇向坪村)、佛爷寨(即佛亭寨,在今农坝镇冷水村)、狮子包(今后叶乡民生村)、灏寨子、岳家寨(今后叶乡顺利村)、穿山堰洞(今农坝镇桃园村)、青云洞、杉树湾(今后叶乡杉湾村)、观音洞等地。
3、民国16年(1927)2月,县人周云辉聚众5000余人起事,队伍分成50余棚(一棚相当于一个连),分驻窄口子(今农坝镇)、黄家坝(今帆水乡马乐村)、犀牛河(今农坝镇犀牛村,时属巫溪县飞地)等处。后川军第一军军长杨森派兵进剿。民国17年(1928)3月,在大树槽(今农坝镇罗全村)构筑防御阵地。
二、农坝在《云阳志》之《大事》记载资料
1、民国21年(1932)10月,在农坝建立起了云阳县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农坝支部,赵唯任支部书记。
2、民国22年(1933)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三军抵达开县杨柳关,县政府在在农坝乡一带修筑碉堡,设立“防堵指挥部”,企图阻止红军东下。
3、民国25年(1936)1月,中共川东工作委员会在农坝乡建立了中共农坝区委员会,领导开展农民运动。
4、民国36年(1947)11月,中共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在农坝乡炉塘坪成立。
5、民国37年(1948)。彭永梧(1948年1月16日凌晨,在今巫溪县金盆乡境内被国民党581团一个连包围,彭率部突围时,为营救受伤战士刘景太,身中数弹,当场壮烈牺牲,年仅33岁),李汝为等先后牺牲(1948年2月22日拂晓,李汝为在农坝窄口子英勇就义,年仅26岁,1950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6、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二四师三七二团进入云阳县城,云阳解放。以中共云阳组织负责人邹开莲(邹予明)、赵唯为核心,组织治安维持会并成立县大队。
7、1950年1月16日,成立剿匪指挥部,赵唯任指挥长,张苏文任政委;1月29日,万县地区专员公署委任赵唯任云阳县县长;3月6日,遵照万县军分区司令部命令,成立云阳县剿匪指挥部,驻云解放军99团团长裴维曾任指挥长,赵唯任(兼)副指挥长,张苏文(兼)任政委。
8、1951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云阳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县长(赵唯)兼任武装部长。
9、1990年6月12日,农坝乡境内发现发现大型二氧化硅矿藏。据勘查,储量达1000万吨。
三、农坝在《云阳志》之《重大事件述略》记载资料
1、民国23年(1934年)8月,中共云阳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成立“云阳县工农武装暴动委员会”。11月,成立工农武装暴动指挥部,谭林任总指挥,赵唯、陶訚任副总指挥。决定于民国24年(1935)1月19日半夜12点武装起义。后失败,3月至7月,谭林、陶訚、温作民、赵唯先后到达上海。中央局军委听取他们汇报后,组织他们学习,总结起义经验教训。9月,谭林、赵唯、温作民、张述成由上海先后分期回川,进入云阳县农坝地区建立云奉边区特委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2、民国36年(1947)11月底,彭永梧在农坝乡鹿子坪与中共云阳组织负责人赵唯见面后,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后改为“川东游击纵队”),赵唯任司令员,彭永梧任政委,下设3个支队,第一支队(巴北支队)司令员赵唯(兼),政委李汝为;第二支队(奉大巫支队)司令员陈太侯,政委彭永梧(兼);第三支队(七南支队)司令员刘孟伉、政委刘孟伉(兼)。
3、民国37年(1948年)1月24日,赵唯、李汝为领导的川东游击纵队巴北支队在云阳农坝乡后槽子沟成立,同时举行武装起义。先后袭击了沙沱乡团总伍醉星家(1月24日晚上)、奔袭了开县河堰口保安中队(1月30日)、攻打了开县温泉镇(4月15日)等等。
川东游击纵队的武装活动,牵掣了敌人近10万兵力,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
4、1950年的农坝暴动。农坝土匪为一个团,匪众200余人。该股土匪不仅与余伯周匪部有联系,而且与奉节县匪首龚策夫、王增奇来往频繁。3月19日中午,土匪切断通往农坝的隘口要道,包围了农坝乡公所,突袭了正在开会的征粮工作队。杀害了我工作人员11人,抢走长短枪38支,子弹120余发,各种粮食6万余公斤。
3月26日,99团副参谋长许才元率部到达农坝,开县97团一部也赶来支援。
四、农坝极具影响力的革命先驱、获国家表彰的先进人物。
赵唯、绕鸿钧、陈汉书、冯永德、赵禹、赵学稼等农坝人是革命的先驱,为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毕生的经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赵唯(1907——1992),男,本名学曾,又名野时,云阳县农坝镇(原黄龙乡)人。中学毕业后在本地教书。民国15年(1926年)秋,出任谢家上甲甲公所团政,始涉政事,与同乡青年绕鸿钧、谭植三等结为好友。政事期间,赵唯目睹官吏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事实,由于他秉性率直、嫉恶如仇,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经常为百姓打抱不平,仗义执言,挺身捍卫百姓利益。因此却招来报复与打击。为寻求救民于水火的道路,民国20年(1931年),赵只身赴上海求学,与本县同乡、共产党员张述成结识,不久,经张介绍加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上海南市无线电支部,并任该支部发行员。民国21年(1932年)2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任法(法租界)南(南市)区区委委员。同年5月,中共上海局派遣赵唯回云阳,其行动直接受中央军委领导,在下川东开展了一系列武装斗争。同时在家乡窄口子(现云阳县农坝镇政府所在地)一带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先后发展赵腾芳、陈国宾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于同年10月在农坝建立起了云阳县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农坝支部,赵任支部书记。民国23年(1934)8月,云阳县历史上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中共云阳工作委员会成立,谭林任书记,赵唯任副书记。民国24年(1935)1月19日,中共云阳工作委员会在云阳县城发动并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史称一.一九工农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按中央军委指令,赵唯在城口修溪坝组建“中共川东工作委员会”,以领导川陕边革命运动。由于社会局势紧张,赵唯将“中共川东工作委员会”迁回云阳农坝,致力于将农坝建设为革命根据地,并在汤溪河船工、盐工、煤炭工人、农民中发展力量,并成功发动数千人参加了“春荒暴动”。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赵唯以共产党员身份,出任“云阳农坝乡抗敌救国后援会”主任委员。
1938年前,赵唯均直属中央军委系统,以军事工作为主。1938年,赵唯的组织关系才转给四川地方领导。
赵唯是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兼巴北支队司令员。彭永梧牺牲后(1948年1月16日牺牲于巫溪县金盆乡境内,年仅33岁),又兼任纵队政委,并在原有的巴北支队、七南支队、奉大巫支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开县支队(又名临江支队、长溪河支队)。
2、饶鸿钧(1908——1960),云阳县农坝镇(原农坝乡)人。爱国民主人士。饶从青年时代起就跟同乡赵唯、谭植三交上了好朋友。1931年赴贵州,考入贵州司法人员训练班学习一年,后任贵州江口、思南、遵义等县承审员。1935年回农坝担任乡长。
饶鸿钧与地下党组织关系密切,凭着他广泛的社会关系,在政治上长期掩护并营救了大批地下党员。民国36年(1947),饶任云阳北乡联防办事处主任后,采取移监接管的办法,营救出被捕的共产党员4人、川东游击纵队战士5人和其他人士2人。特别是民国37年(1948),川东游击纵队在云阳路阳被1000余名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后,敌军跟踪追击,烧毁了赵唯等人的住房和地下党经营的铁厂,有的游击队员和铁厂工人到饶的铁厂避难,饶掩护他们直至云阳解放。
饶鸿钧在经济上大力资助了地下党的活动经费,还分两次为几十名进步青年学生筹措路费去延安。
饶鸿钧是当时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人物,在经济上支持、政治上掩护地下党是长期的,是和地下党肝胆相照的统战人士,是我党的忠实盟友。
3、陈汉书,云阳农坝人,1934年入党,在重庆渣滓洞牺牲的先烈中,有20多位是陈的战友,有的还是经陈介绍加入的党组织。他是川东地区地下党和川东游击纵队的先驱者之一。
4、冯永德(1886—1949),云阳县北岸崇善里谢家上甲(今农坝镇)人,冯受地下党影响,倾向革命。民国38年(1949)秋,县政府在农坝乡(今农坝镇)搞小规模的“梳篦式清乡”,冯不顾“连坐”、“杀头”的危险,将共产党员王忠孝(川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赵唯的妻子)及其孩子悄悄带领到自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隐藏起来,每天为她们送水送饭,告诉她们外面的情况。后来,王忠孝及其孩子安全转移了,冯因此被保长告密被捕牺牲。1953年3月,云阳县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5、赵禹(1911—1935),云阳县北岸崇善里谢家下甲(今农坝镇白庙村)人,毕业于北平大学(北京大学)。民国22年(1933)春,在白云村小学教书,受共产党人赵唯等的影响,觉悟逐渐提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农坝乡支部委员。民国23年(1934)秋,任中共云阳工委委员。民国24年(1935)暗中组织领导部分学生参加1月19日的工农武装起义,之后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5岁。
6、赵学稼(1911—1949),云阳县向阳乡(今农坝镇)人。民国22年(1933)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民国24年“一.一九”起义和次年初的“春荒暴动”准备工作。民国26年(1937)任农坝特支委员。民国36年(1947)任中共汤溪工委委员和川东游击纵队党委成员。民国38年(1949)10月被捕后牺牲,年仅38岁。
7、李祖秀,女(农坝公社幸福铁厂副厂长,196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是新中国农村妇女的先进典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农坝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如星星之火,燎原于四十八槽,游击于下川东,牵制了国民党的10余万兵力消耗于下川东,一定程度上滞缓了国民党将四川兵源、粮源运送出川,有力地缓解了西南地区正面战场解放大军的压力,为西南地区各个城市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坝是川东的革命圣地,是云阳的历史文化名镇,境内有炉堂坪(亦称炉塘坪、鹿塘坪)、窄口子、鹿子坪、后槽子沟、有李汝为、杨维典等革命烈士就义的纪念碑;国民党政府曾在此设立“防堵指挥部”、“三县联防剿匪司令部”;还有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在境内小寨沟、双鼻孔洞、夜壶洞歼灭“农坝暴动”匪徒的战场遗址。
农坝,云阳党组织的诞生地;农坝,川东游击纵队的摇篮;农坝,革命先驱的战斗之地;农坝,红色革命的圣地;农坝,不少红岩英烈的脚踏之地。铭记这段地方历史,不忘先辈革命精神;重温这段地方历史,不忘先辈革命初心;牢记这段地方历史,教育、引导和影响现在的党员干部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了解先辈们在血雨腥风岁月的艰苦付出,是为了警示我们珍视当下幸福的时光,从而激发新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创新动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佳绩来告慰革命先驱!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为把家乡建设成更加和谐美好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