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唱教学中,对声音应该靠前还是靠后这个问题,声乐界一直存在争论。“靠前”学说以德国女高音歌唱家丽莉.雷曼为代表,在欧洲美声唱法中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靠前”学派一直统治了美声歌坛三百多年。而以美国著名声乐家凯萨里为代表的“靠后”学派却极力反对“靠前”唱法,认为这是致命的、有害的。谁是谁非?会令初学者产生很多疑问。在此,我想谈谈本人的一些拙见。
其实,声音“靠前”“靠后”是一种比方性质的声乐教学术语,不是科学用语。就像我们许多常用的声乐教学术语一样,它并不是那么科学,但在声乐教学中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尚家骧先生在《欧洲声乐发展史》中是这样注释丽莉.雷曼学说的主要论点之一的“旋转的音流”的:“她有时把气流与‘音流’混为一谈,其实,人的呼气的气流速度有限……这种说法从物理上来说是极为荒谬,然而在声乐教学中却起着很好的形象性比拟的心理价值,当学生想像到‘音流(气流)’是旋转着滚滚流出的时候,声音就不会滞涩、呆板、无表情,相反地却充满生机和律动,气息通畅,声道通畅无阻。”既然如此,我们就仍可以大胆的用“靠前”“靠后”来对唱法进行描述,关键是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对声音“靠前”“靠后”,各有所云,各有主张,当然也会出现各种片面之见。主张“靠前”的多要求声音明亮、清晰,主张“靠后”则要求声音宽厚、含蓄。有人一提“靠前”,就认为是太白太浅的声音;一说:我们中国的民族唱法是比较“靠前”唱的,而欧洲的美声唱法是“靠后”唱的等等。其实欧洲声乐历史中的“靠前”与“靠后”两派代表人物,都是一代伟大的歌唱家,他们的学说都是根据他们在实践中的感觉和经验而总结提出的一些看法,这种感觉对歌唱家本人应该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发人深思的理论。但有很多不正确的理解,比如,有人为了“靠前”,头与下颚都往前伸,似乎伸得越前声变越靠前,结果气息控制不住,气提到了嗓子眼,造成气息浅、声音扁;又有人为了“靠后”,将气往下压、头往后靠,下巴和喉结也往下压,结果气息是僵死的,本人使了很大一股劲,去把喉撑开,把气给憋住,结果是听众感觉声音没有出来,不论是音高还是音量,都不能给人舒畅感,整个觉得闷住了等等。这些都不是“靠前”“靠后”的正确的理解和做法。
我们把人本身称为一个天然的乐器:气息是风箱,声带是簧键,共鸣腔体便是共鸣箱。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真正的乐器的共鸣箱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人的“共鸣箱”是随着“乐器”自己的意念而调整的。因此“靠前”唱的意念可能容易导致把声音打向前腭,使音流直接冲击在门牙后面的硬口盖上。这样烟管以上的共鸣腔便会被堵塞,不可避免地失去声音的灵活性,音量、音高甚者音域都有限,更可能造成咬字肌肉群的僵化。而以斯坦雷等为代表的“靠后”学派则指出:“声音不应‘靠前’‘集中’于面孔前部(或鼻腔、或面罩部位)”,“鼻腔内充满湿润的黏膜,只能起吸音作用,不能起共鸣作用。额窦体积太小,无足轻重,不起决定性的共鸣作用。头腔内是大脑和小脑,也不能起共鸣作用。口腔虽然是个能改变形状与体积大小的共鸣腔,然而,如果主要依靠口腔共鸣来发声,则咽腔会缩小,而喉咽部的收缩又直接影响到喉器内声带的运动,致使声音有喉音,不合乎卫生和美声的要求。”
二、“靠后”“靠前”是因果关系
那么,声音到底应该是“靠前”还是“靠后”呢?我们认为“靠后”唱是原因和手段,而“靠前”则是“靠后”唱的声音的结果。也就是说,“靠后”是对演唱者发声时的感觉而言的,“靠前”则是客观听起来的声音效果,我们要把两种概念搞清楚。那么怎样做才是“靠后”呢?凯萨里说:一定要用最少的喉部消耗发出最大的共鸣,这是唱歌的金科玉律。这就是说,我们要弄明白发音的基本原理,要明白呼吸、声带振动、共鸣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发音整体结构,三者在发每一个音时都应有一种最佳的发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是松开喉咙,把声音放在咽部,发音时把冲击点放在软腭后面。随着音的升高,声带也在逐渐拉紧变薄,声带振动的边缘也随着缩短,这时应该使喉器稳定,同时,感觉上把音的冲击点随音的升高而后移,音越高,冲击点的位置越靠后,声带便越能自然省力,并能保持喉部其他部位处于自然松弛的状态之中。
其实,“靠后”唱的概念在中国古典声乐中早已普遍应用,所谓的“气行于背”“脑后抽筋”,都是与“靠后”唱法的概念一致的。这就说明“靠后”是指歌唱总体上的感觉。音越高,感觉越靠后。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每个音在客观上听起来不但是靠前的,而是统一在一个位置上的。沈湘教授说:“‘靠前’与‘靠后’是歌唱发声技巧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靠前’指的是打开后面共鸣腔的方法,手段‘靠后’。好的唱法应该感觉前后都有声音。‘靠前’是声音反射的客观共鸣音色效果,‘靠后’主观调整的共鸣音色效果,这样的声音既明亮又丰满。‘靠前’与‘靠后’,是歌唱者主观想象的发声方向的感觉。如果往前唱时,声音既明亮又丰满、通畅,说明也用上了后面的腔体,这种‘靠前’唱法是对的;假如靠前唱时声音不通,又‘白’又‘扁’,再这么往前唱就危险了;另一种感觉:唱的人自我感觉声音往后靠,如果能打开后面的腔体,得到丰满的音响和靠前、明亮的音色,这种‘靠后’唱法也是正确的。如果‘靠后’唱的人,把声音闷在喉咙里,没有‘靠前’的明亮音色,这种‘靠后’唱法也是不好的方法。
在训练中,对那些声音后倒、漏气、声音缺乏明亮色彩的学生,应该多用“yi ei”等闭口音来练习,使他咽壁挺立,声带拉紧,往“面罩”唱,使他很快恢复音色,声音明亮有力。选择歌曲时也尽可能选“yi”“ei”音押韵的作品,如《曲蔓地》、《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北大荒人的歌》等等;而对于那些声音横、白、尖、叫喊的学生,则就要求他吸气要深,感觉把胸肺整个的激情的扩张开,喉咙松开往下沉,想象声音是一根竖立的圆管,声音要通畅,整体歌唱。在训练时多用“u”“o”韵母的歌曲或旋律来练习,使他能很快感受到声音的深厚贯通,圆润洪亮。在选择歌曲时也要考虑多选“u”“o”韵母多的作品,如《塔里木》《那就是我》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我怀着满腔热情》等等。而在进行歌曲处理时,我们的做法是:在演唱中国民歌或民族歌剧时,要求口型略微横张,呈微笑状,声音自然靠前、音色甜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在演唱西洋歌剧和艺术歌曲时,口型是上下垂直张开,略成喇叭状,声音圆润宽广、结实洪亮,符合演唱西洋歌剧的风格和外国人的欣赏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在训练中应该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靠后”是原因,“靠前”是结果。好的唱法和声音,前后都有。一个好的声音就如同一个健康丰满的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骨头的,一个好听的声音不只是一个亮音或暗音,不能只是用“靠前”或“靠后”来描述;声音的明与暗、“靠前”或“靠后”都是相对的。
(责任编辑:王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