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端午,朋友茶室开业,室主精心筹备。不仅有茶文化的知识讲解和表演,更是请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川东竹琴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潘光正先生和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胡冯女士。
只见潘先生着一蓝色长衫,胡女士一袭大红绣花旗袍,往台上一亮相,似乎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人间悲喜都融入进他们的唱腔里。看着潘先生翻飞的手指,听着简约的节奏、浑厚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老县城的小东门。
那里曾有一家茶馆,是旧时那种大众化的茶馆----冯家茶馆。大约二三十张木桌木凳、竹椅,摆放得并不很整齐,室内也无其他陈设,只一些茶壶、茶杯等普通的茶具。茶客们多是午饭后才来,完全只为品茶来的几乎没有,大多是来下棋、打川牌。来者一般嗓门都奇大,因为要在棋面上一争高下,似乎先天要拥有一好嗓门才能占居优势。
那时候的我,住在茶馆的隔壁。每到暑假,便觉聒噪之声不绝于耳,严重影响到我的休息和学习,不甚其烦。
有一年,茶馆准备在中秋节这天请竹琴来表演,消息传出,茶客和街坊邻居们那段时间的主要话题便是这个“尺嗙嗙”。我不懂,也无甚兴趣,倒是外公早早备好了月饼和茶具。因外公喜欢,我和外婆便相陪在旁,从我家露台上可直接观看到冯家茶馆的表演台。中秋的月光从高大的黄桷树上筛下来,在露台上投下斑驳的影。表演还没开始,茶馆内早已座无虚席,茶客们一改往日粗俗的神态,衣服似乎穿得周正些了,说话声音似乎小些了,也不争你强我弱了,仿佛换了一批茶客似的。当表演者走上台的那一瞬间,平时喧闹的茶馆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有时候我总在想,人的记忆是不是分门别类地装进了不同的盒子里?每个盒子上都有个开关,打开这个开关的就是与某人某事有关的关键词。
那一次的竹琴不知道表演了多长时间,对流行歌曲感兴趣的我也根本听不惯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但三十多年来,每当听到“竹琴”一词,那茶馆的安静,竹琴独特的声音,外公时而微笑、时而叹息、时而如教书先生般摇头晃脑的神情,便打开了我关于竹琴和中秋的记忆。
那样一个简陋的茶馆,临时搭建的小台,没有背景图,没有五彩灯光,没有舞美,没有主持人,甚至没有音响和麦克风,它纯粹到只是竹琴而已,不需要任何装饰。这样一种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却唱出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风云故事,丰富了无数小城镇平民百姓的内心世界,传播着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反观现在的演唱会,高额的票价,华美的舞台,疯狂的粉丝,所传播出来的东西有多少营养可言?
竹琴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如今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和传承的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优秀艺术对人们心灵的滋养,是我们与老一辈人血肉相连、绵绵不绝的深深情感。
责任编辑:蔡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