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东竹琴
熊同福
过去凡是到过川东(现为渝东)的人,都会在万州、云阳、奉节、开县(今开州)、巫山等区县的茶馆、码头上见到众多的老人和桡夫子(川江船工),坐在竹靠椅上悠闲地品茶和听唱竹琴(当地人叫它“吃乓乓”)。不管是火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只要竹琴艺人在哪个茶馆一坐,这个茶馆的人气马上就火了起来。
竹琴是川东地区一大特色的民间曲艺艺术。几百年来,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得渝东地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它的道具很简单,一根竹筒,一副简板,不分场合大小宽窄,只要有一个凳子供艺人坐就行了。它弹唱的内容却十分广泛,既有正宗的竹琴戏文,又有现场见子打子的即兴弹唱,既有深邃含蓄的高雅正戏,既有娱乐打趣的滑稽段子,又有深邃含蓄的高雅正戏,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听琴之人无论有无文化,各取所需,一听就懂,听则入迷,只要弹唱者吐词清楚,唱腔正宗,演唱灵活,表情丰富,它就很容易调动听琴者的乐趣。特别是当年娱乐单调,文化较低的劳动人民,一天劳累疲倦过后,喝喝老阴茶,听听弹竹琴,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格外感到舒服。由于它的演唱简单,多以琴音、弹功、面部表情、语言表达为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多是盲人艺人弹唱。
竹琴是一种曲艺道具,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发明的。有一天,张果老走在一座古老的桥上,他便将竹筒拾起和着流水声轻轻地敲,旋律从指尖流出。于是,张果老就用修长的竹子做成琴筒,又用两块竹板制成简板,随着琴声配合节奏同时拍打,使琴声、唱声在简板的配合下更有节奏感。经过一代一代地流传,竹琴越做越精致,有的琴家将竹琴上口用铜皮包裹,琴身用生漆漆得发亮,使之更加美观。筒板造型也比过去精致,弹打时碰撞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悦耳。现在的人们嫌竹琴制作太费劲,大多琴家是用空管塑料筒制成琴身,外用油漆漆黑则可。虽回响声没有原来的雄浑,声音亦没有那样悦耳,只要响皮湿度合适,将就(应付)还是可以的。竹琴分为几大派,分为川西调、川南调及禅调,而下川东的竹琴是综合调,它将川戏中的一些调子融和在竹琴里,综合起来弹唱。如清音里的坠子、禅戏、陕腔,在竹琴中称为垛板。还有一种是下川东的正宗调,这种调子演唱中变化不大,平铺直叙,抑扬顿挫欠缺,作为演唱一般文戏可以,演唱武戏则显得没有气势,缺乏阳刚。万州艺人喜用正宗调,云阳艺人则喜欢唱综合调,川西的艺人以川南调为正调,下川东的琴友一般听不惯。竹琴全靠弹唱,不管用哪种调子演唱,都要深知唱词的意思,用“起火”(即抑扬顿挫)来表达文武角色之阳刚、离合悲欢之感情。
竹琴曲牌分一字、二游、三板,其中三板又分快三板和慢三板。慢三板如像云阳何光立老师常唱的花二流,有的老师则是用竹琴的原腔唱,但难以让人提起精神。云阳的竹琴老艺人代学贤老师则是综合众家之长,以多种流派唱法而综合演唱戏文,开成了云阳独特的竹琴调,如他在演唱《铡美案》里就用了川戏里的“丝弦”曲牌,一会儿高昂铿锵,一会儿婉转悠扬,把一则《铡美案》里的多种人物从身份到内心用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让人如身临其境,人在戏外却心在戏中。所以竹琴必须用一种抒发感情的手段,以一种改革方式,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打破常规,进行艺术改造,把川东多种曲派综合形成云阳竹琴的独特风味。因此,现在演唱竹琴,必须将老式曲派的唱法和新唱法融和在一起,改进演唱技巧,在不脱离老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人听起来不是千篇一律,老声常弹,以此来吸引听众,赢得听众。
竹琴的段位是灵活的,它要按照当时戏中唱词的情节酌情处理。但是,下川东竹琴改革的唱腔,除开县(今开州)的蒋光琼老师弹唱善于变革,云阳的代学贤老师喜好创新,其余都是老腔老调子。万县(今万州)人说唱腔定位是“一筒苕”,我们云阳人说是“一封书”,变化不多。变革后的唱腔融入的川戏唱腔多,不易学,但只要将唱腔尾子上的几个字还原到本来的腔调,就能显出是竹琴的味道了,它既能使其音调不同于其他的调门,又能使音调还原出原来的韵味。如唱《刘备托孤》,按照万县(今万州)杨老师唱的,先走一字的苦平,再由苦平转唱其他音调。云阳艺人却是从慢三板入戏,加上川剧唱腔,使其婉转悠扬,格外使唱腔变得情深意长,可以使听众进入到角色的情味当中去,引起共鸣。
竹琴的弹功不亚于唱功,它是根据戏来处理的。戏分文戏、武戏。弹琴与川戏锣鼓是一样的,根据生、旦、净、末、丑在剧情中的要求去弹。弹功即打法,分合拍、慢合拍、快合拍、长槌、朝向、登亮子等。如武大人出场就要登亮子,《杀惜》中阎婆惜上楼下楼和《公堂劝美》中秦香莲出场的弹法各不一样。往往一出戏中要弹出很多花样,弹功的花样越多,越能吸引听众。
竹琴必须练手风,不练手功就走不起来。如《宋江杀惜》中上楼梯时,其指功极棒、韵味长,是绝活。在训练中几个手指一起上,刻苦练习。竹琴全靠打和唱,如马蹄声,靠的就是指弯功,中指、无名指是主弹指,二拇指(即食指)则是调节指,动它时要恰一好处,不能乱动,因为它弹的部位不同,声音也不同,要根据戏文中的情节在演唱时酌情处理。要练好练精弹功必须下功夫,否则弹不好。同时,使用简板要跟弹琴配合,音律与指间协调,才能得心应手。简板是左手配合右手,根据剧情需要进行轻重缓急拍打。初学者往往左右手配合不好,只顾一头,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否则顾了口又顾不了手,顾了左手又顾不了右手,就做不到心口手合一的有机配合,会影响演唱效果。
竹琴出名的戏段有《北海祭祖》、《元和闹街》、《刘备托孤》、《月下盘》、《三英战吕布》、《宋江杀惜》、《铡美案》、《华容道》等等,现代的竹琴戏有《华莹山》等。很多名戏都有报板,竹琴的报板有如川戏、电视剧里的序幕,但它不是杂门里的座诗,座诗是通过朗读表现。竹琴则是通过声音和面部表情表现,给人一种人未现身而声先夺人的感觉。
竹琴与道琴有一定的差异。所谓琴分道琴、竹琴、鱼鼓三种。道人打道琴,渔夫唱渔鼓,没有简板,唱法也不同。但是,竹琴就分多种流派了,分业余和专业,江湖、海湖之分。江湖是热爱竹琴,以琴访友属业余的;海湖是指下海的,以此为生,属专业的。江湖是竹琴玩友,以琴会友或找知音,切磋琴艺。如成都的“徐半琴”,业余弹唱比很多海湖艺人还好,但他就是不以此为业,所以业内人尊称他为“徐半琴”。道琴在下江多以道观中的出家人弹唱,主要是通过先弹琴惊动人,再化缘求施,并不是以此求生。下江戏曲中很多剧情将道琴嵌入作配,以增加剧情中的乐趣或情节。渔鼓和川东花鼓子差不多,一学即会,唱腔单一,多在民间流行,它主要供人消遣娱乐,但它亦是曲艺中的一种,凤阳花鼓还独立成了一种剧种,它比川东的花鼓要复杂得多,而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剧种。
竹琴一般要取阳山的竹子为材料,节稀且直,最好筒中无节疤,即使中间有节,必须要将节疤打平磨光,琴面最好用生漆涂抹,弹口用铜皮包线,使之美观又能使弹口不易开裂。现在竹琴有的是用钢化塑料筒,但没有竹子的好,只能应付场合,不过好质量的塑料筒也能弹出很雄浑的声音,效果也还是很不错的。简板最好是用两片楠竹块做成,一长一短,顶部成弯曲形张开,击打时有保持稳定和美观的功能。简板最好也要用生漆漆一下,使其发亮美观,与琴筒配套。
竹琴筒长约2.8至3尺为宜,内空直径50至60毫米不等,短了声音亮不起,长一点好些。但女老师弹的琴宜短不宜长,长了不美观,内口直径细点为宜,女人指细不适宜弹宽面琴。竹琴太长肯定直径大,会成宽面琴,弹出来声音是好,但笨重不易携带。竹琴皮膜最好用母猪的小肠做,刮薄晾干,用时发湿,在竹琴口蒙紧为宜,因为它的韧性强,不易弹破。但制作蒙皮时很讲究,过高(绷得太紧)发出的声音无震荡,不悠扬;过低(绷得太松)又震荡不起来,容易弹破。湿度要以气候的干湿来定。小肠最好是改劁母猪的最好,它的韧性特别好。刮肠时肠上粘合物刮干净,不宜厚,厚了声音亮不起来,太薄又不经打,一定要制得不薄不厚,恰到好处,肠衣晾干后用剪刀顺势破开,再卷放好。肠衣不干不要收,湿了会发臭。
竹琴戏书本现已基本遗失,可能在一些江湖爱好者手里还有手抄本。原来的竹琴戏文也不全是盲文,也有印刷本。没有戏文本子也可以现编现演,但必须牢记情节,反应敏捷,根据情节在头脑中临时编戏。调剂唱词时最好是用宽韵,弹唱时可避免韵脚不对而打阻。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听众的情绪,即兴发挥使用。初学者不可以这样弹唱,必须先向老师学习戏文,再死记几段,否则会现场出丑。
竹琴既是一门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很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下川东、解放初期和60年代、80年代初也算鼎盛时期,那时候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偶尔看一次电影、川戏外,少有其他娱乐形式。80年代后由于电视和各色各样的文艺表演如春潮涌起,竹琴这种靠一个人表演的演唱形式除了能静得下来的中老年人喜欢外,年青人对这种节奏慢又单调的表演形式根本不感兴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参与性不强,竹琴是一门艺术,演唱时心口手音合一,很难掌握好,想唱唱不好,无法参与,这样又失去了不少听众和爱好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竹琴艺术很难再出现高潮鼎盛了,竹琴在大众环境中已失去了生存空间。很多老艺人早已谢世西去,精通这门艺术的艺人已所剩无几,几百年来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这门曾经辉煌多年的川东独特的民间曲艺艺术即将湮灭。
“川东竹琴”艺术内涵博大精深。我的理解十分肤浅,难以表现其艺术真谛。在这里写出来主要是抛砖引玉,使世人对该门艺术有一个初步知晓,让内行们提出更多的修正意见,以便给后代们留下一份比较完整的文化艺术资料,尽到一份我们云阳人的责任。
2007年秋于听湖斋